在医疗行业,安全生产不仅是医院日常运营的基石,更是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防线,2023年,我院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,深入贯彻“安全第一、预防为主、综合治理”的方针,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扎实开展医院安全生产工作,通过一系列措施的落实与执行,有效提升了医院的安全管理水平,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、放心的就医环境,现将我院2023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如下:
一、强化组织领导,明确责任分工
为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开展,我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,下设多个专项工作组,包括消防安全组、医疗设备安全组、药品安全组、后勤保障组等,各组明确职责,细化任务,形成了一级抓一级、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,我院还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,分析当前形势,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,确保各项安全生产措施落到实处。
二、完善制度建设,强化安全管理
1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: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,我院修订和完善了《医院安全生产管理制度》、《消防安全管理制度》、《医疗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制度》等20余项规章制度,使安全生产工作有章可循、有据可依。
2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:全年共组织安全生产培训12次,涵盖消防安全知识、医疗设备操作规范、应急处置技能等内容,参训人员包括全院职工及第三方服务人员,通过培训,有效提高了全院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。
3、实施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:坚持每月开展一次全院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,重点对消防设施、电气设备、医疗设备、药品存储等进行细致排查,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立即整改,不能立即整改的制定整改计划并跟踪落实,全年共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86项,有效消除了潜在的安全风险。
三、加强消防安全管理
1、完善消防设施:全年新增或更新消防器材150余件,包括灭火器、消防栓、应急照明灯等,确保每个区域都能迅速响应火灾等紧急情况。
2、开展消防演练:组织全院职工及患者家属参与的消防疏散演练4次,通过实战演练提高了大家的应急逃生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,对特殊岗位人员进行专项消防培训,确保其能熟练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。
3、实施智能监控:引入智能烟感报警系统、视频监控系统等现代技术手段,对医院重点区域进行24小时监控,及时发现并处理火情隐患。
四、确保医疗设备安全运行
1、定期维护保养:建立医疗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制度,对大型医疗设备实行“一机一档”,记录每次维护保养的详细情况,全年共完成大型医疗设备维护保养300余次,确保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患者的诊疗安全。
2、严格质量控制:加强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,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和检测,确保其性能指标符合国家规定标准,对使用人员进行操作培训,提高其规范操作意识。
3、建立应急预案:针对可能出现的医疗设备故障情况,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,并进行模拟演练,确保一旦发生故障能迅速启动预案,减少对患者的影响。
五、加强药品与物资管理
1、规范药品存储:根据药品性质和储存要求,对药品库进行科学分区和标识管理,定期检查药品的效期和储存条件,确保药品质量安全,全年共清理过期药品500余种,有效避免了因药品过期导致的安全隐患。
2、严格物资采购与验收:加强医院物资的采购和验收管理,确保采购的物资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,对入库物资进行严格检查和登记,防止不合格物资流入医院。
3、实施精细化管理: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和智能管理系统,对医院物资进行精细化管理,实时监控物资的库存和使用情况,避免因物资短缺或过剩导致的安全隐患。
六、提升应急处置能力
1、完善应急预案: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和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类型,修订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20余份,包括火灾、地震、疫情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流程和措施。
2、开展应急演练:全年组织各类应急演练10余次,包括火灾疏散演练、疫情防控演练等,通过演练检验了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,提高了全院职工的应急处置能力。
3、建立应急队伍:组建了由医生、护士、安保人员等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,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,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迅速集结并开展救援工作。
七、加强宣传与文化建设
1、开展安全宣传活动:利用医院网站、微信公众号、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,全年共发布安全生产相关文章和通知50余篇次,提高了全院职工及患者家属的安全意识。
2、营造安全文化氛围:在全院范围内营造“人人讲安全、事事为安全”的安全文化氛围,通过举办安全生产知识竞赛、安全标语征集等活动激发全院职工参与安全生产的积极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