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萎缩性胃炎(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, CAG)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,其特征在于胃黏膜发生萎缩性改变,伴有或不伴有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,该病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,还可能增加胃癌的风险,科学、规范的治疗对于控制病情进展、预防癌变至关重要,本文旨在为患者、家属及医疗专业人士提供一份全面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指南,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。
一、诊断与评估
1、临床表现: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、饱胀感、嗳气、食欲减退、反酸等症状,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。
2、内镜检查:内镜是诊断CAG的主要手段,通过观察胃黏膜的色泽、形态变化,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萎缩及程度。
3、病理学检查:取内镜下可疑病变组织进行活检,进行组织学检查,明确是否存在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。
4、其他检查:包括幽门螺杆菌(Hp)检测、血清学检查(如胃蛋白酶原I/II)、胃泌素-17等,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Hp感染情况。
二、治疗原则
治疗CAG的目标是去除病因、缓解症状、改善胃黏膜炎症、预防癌变,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,综合考虑患者年龄、性别、病情严重程度及有无并发症等因素。
1、去除病因:首要任务是根除幽门螺杆菌(Hp),特别是对于有Hp感染的CAG患者,治疗通常采用质子泵抑制剂(PPI)联合两种抗生素的方案,疗程一般为10-14天。
2、对症治疗: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,如使用PPI或H2受体拮抗剂减轻胃酸过多引起的症状;使用促动力药改善胃动力不足;使用胃黏膜保护剂促进胃黏膜修复等。
3、生活方式调整:包括戒烟限酒、规律饮食、避免辛辣、粗糙及刺激性食物,保持心情愉悦等,对控制病情有积极作用。
4、定期监测与随访:定期进行内镜及病理学检查,监测病情变化及有无异型增生或癌变发生。
三、药物治疗
1、Hp根除治疗:如前所述,采用PPI+两种抗生素的组合疗法,确保Hp根除率。
2、胃酸抑制与胃黏膜保护:PPI或H2受体拮抗剂用于抑制胃酸分泌,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;硫糖铝等胃黏膜保护剂可促进胃黏膜修复。
3、促进胃动力:对于伴有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,可使用多潘立酮、莫沙必利等药物改善胃动力。
4、维生素与微量元素补充:鉴于CAG患者常伴有维生素B12、叶酸等营养物质的吸收障碍,应考虑适当补充这些物质,预防贫血等并发症。
5、中药治疗:中医认为CAG多属脾胃虚弱、气滞血瘀范畴,可采用辨证施治原则,使用中药汤剂或中成药辅助治疗,改善症状,促进胃黏膜恢复,但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。
四、特殊情况处理
1、异型增生与早期胃癌:对于内镜及病理学检查发现异型增生或疑似早期胃癌的患者,应考虑内镜下切除或手术治疗,以防止病情恶化。
2、恶性贫血:CAG患者中少数可发展为恶性贫血(即内因子缺乏导致的维生素B12吸收障碍),需终身注射维生素B12治疗。
3、精神心理干预:CAG患者常伴有焦虑、抑郁等情绪问题,必要时可进行心理干预或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,以改善生活质量。
五、生活管理与预防
1、饮食管理:保持均衡饮食,多吃新鲜蔬果、高蛋白食物,避免高盐、腌制、烟熏食品及辛辣食物。
2、戒烟限酒: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加重胃黏膜损伤,而酒精则直接刺激胃黏膜,应严格戒烟限酒。
3、定期复查:遵循医嘱进行定期内镜及病理学检查,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。
4、健康教育:加强患者对CAG相关知识的了解,提高自我管理能力,保持乐观心态。
5、环境因素控制:避免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及物理因素对胃黏膜的损害。
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,需要患者、家属与医疗团队共同努力,通过科学规范的诊断与治疗、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以及定期的监测与随访,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,降低癌变风险,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,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CAG的宣传与教育,提高公众对该病的认识与重视程度,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健康的胃部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