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,面对复杂多变的医疗环境与日益增长的安全挑战,我院始终将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,坚持“安全第一、预防为主、综合治理”的方针,不断强化安全管理,提升应急处置能力,确保了全年医疗服务的平稳运行和患者、员工的安全,本篇总结将回顾过去一年我院在安全生产方面所取得的成效、经验及存在的不足,为未来的工作提供借鉴与指导。
一、强化组织领导,构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
年初,我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,明确了各级管理人员的一岗双责,即“管业务必须管安全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”,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安全生产责任网络,通过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,将安全生产目标细化到科室、个人,确保了安全生产责任的全员覆盖、全程管控。
二、完善制度建设,夯实安全管理基础
为适应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,我院修订和完善了《医院安全生产管理制度》、《消防安全管理制度》、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,确保了安全管理的有章可循、有据可依,加强了安全教育培训,全年共组织安全知识讲座12次,覆盖全院职工,有效提升了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。
三、深化隐患排查,确保问题早发现早解决
坚持“预防为主”的原则,我院实施了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安全检查机制,全年共开展大型安全检查10次,专项检查24次,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387项,其中立即整改365项,限期整改22项,整改完成率100%,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持续运行,有效消除了潜在的安全风险,保障了医院的安全运营。
四、加强应急管理,提升应急处置能力
为应对突发事件,我院修订了《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》,并组织开展了多次应急演练,包括火灾疏散演练、医疗急救演练、疫情防控演练等,全年共组织各类应急演练16次,参与人数达1200人次,通过演练,不仅提高了员工的应急反应速度和自救互救能力,还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,为真正面对突发事件时的高效处置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五、推进智慧安防,利用科技提升安全管理水平
为提升医院安全管理的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,我院投资升级了安防系统,包括视频监控系统、入侵报警系统、紧急呼叫系统等,通过智能监控和大数据分析,实现了对医院重点区域、关键环节的实时监控和预警,有效预防了安全事故的发生,还引入了智能巡检机器人,对医疗设备、消防设施等进行定期巡检,大大提高了巡检效率和准确性。
六、强化医患沟通,构建和谐就医环境
安全生产不仅关乎硬件设施和制度建设,更关乎医患关系的和谐,我院通过开展“安全就医宣传月”活动、设立患者安全教育角、开展医患沟通座谈会等形式,加强了与患者的沟通交流,增强了患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,全年共发放安全宣传资料5000余份,举办医患沟通活动8次,有效促进了医患之间的理解和信任。
七、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
尽管在安全生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,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:一是部分员工的安全意识仍需加强;二是部分老旧设施的改造升级进度滞后;三是应急预案的实战化演练还需进一步强化,针对这些问题,我院将采取以下改进措施:一是继续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;二是加大老旧设施改造升级的投入力度;三是优化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机制,确保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。
八、展望未来
展望2024年及以后的工作,我院将继续坚持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的原则,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安全生产工作成效,一是深化智慧安防建设,探索利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提升安全管理水平;二是加强与地方应急管理部门、消防部门的合作与交流,共同构建区域性的医疗安全保障体系;三是持续开展“安全生产月”、“安全文化周”等活动,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;四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,确保医院安全工作常抓不懈、久久为功。
2023年是我院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,通过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和不懈奋斗,我们不仅筑牢了医院的安全防线,更守护了每一位患者和员工的生命健康,展望未来,我们将继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不断探索和实践安全生产的新思路、新方法,为构建平安医院、和谐社会贡献力量。